“全国疟疾日”带您了解疟疾的那些事
疟疾是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,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。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、三日疟、恶性疟及卵圆疟,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、高热、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,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。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,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估计,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,特别是在非洲、东南亚、中国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,恶性疟死亡率极高。
疟疾传播与流行
1、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。
2、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,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,极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。
3、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,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,但不持久。再次同种疟原虫感染时症状可较轻,甚至无症状,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,且症状较重。各型疟疾之间无交叉免疫性。
4、流行特征 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,其次为温带。这主要因为本病的流行与传播媒介的生态环境因素关系密切。我国除云南和海南两省为日疟及恶性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,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,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。此外,随着我国对外开放、旅游和人员交流的不断发展,国内亦发现不少由疟疾流行区域或境外带回的疟疾。
疟 疾 预 防
1、管理传染源 健全疫情报告,根治疟疾现症患者及带疟原虫者。
2、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消灭按蚊,防止被按蚊叮咬。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,个人防护可应用驱避剂或蚊帐等,避免被蚊虫叮咬。
3、保护易感人群 药物预防是目前较常应用的措施。疟疾疫苗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,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,给疫苗研制带来较大困难,目前研制的重组融合蛋白疫苗已在非洲进行三期临床试验,初步显示可喜的结果。